加入收藏 在线留言 联系我们
关注微信
手机扫一扫 立刻联系商家
全国服务热线18475208684
公司新闻
搞到老外的PLC源程序,但还是决定重新写!
发布时间: 2024-06-12 17:31 更新时间: 2024-06-12 17:31
伺服驱动器是德国科比的,这个以前用得不多,换成西门子的得花点时间。程序的变量和注释不用说,都是英文的,偶尔有点乱码,这个问题不大。但是,所有子程序都是STL语言写的,数据块都是STRUCT结构变量,有点麻烦。图片图片后面仔细看了设备图纸,发现设备不大,但是机械很精细,控制逻辑还是很复杂的,再加上两种驱动器的控制方式并不完全相同,如果一点一点去剥源程序,可能会花很多时间。后来,我坚决支持他重新写。至于为什么做出这个决定,在这里想谈谈我的看法。1不喜欢用别人的PLC程序
在工控领域中,PLC工程师们常常面临着一个有趣的现象:他们似乎并不太喜欢去修改别人的程序,而更情愿自己重新编写。但是这里需要注意的是,标准化的项目或功能块要除外,我们这里说的是对于哪些非标准化的项目或程序,很多时候之所以能验收,只是因为完成了功能。更有甚者人为设置障碍,就是怕人看懂,由于PLC程序也没有强制性标准或条款制约,遇到这种情况只能算倒霉,不要说去看他的程序,杀人的心都有了吧!


2不好理解别人的PLC程序思路
理解的困境是首要因素。面对他人编写的程序,就如同走进一个迷宫,其中的逻辑线索可能蜿蜒曲折,难以捉摸。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编程思路和习惯,那些看似杂乱无章的代码片段,可能蕴含着原作者独特的设计考量,但对于后来者而言,解读起来却如同破解一道复杂的谜题,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逐一剖析。这不仅会延缓项目进度,也会给工程师带来不小的精神压力。3
不认同别人的PLC程序风格
风格的差异也不容小觑。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编程风格,如同书法家的笔迹一样各具特色。当尝试去修改他人风格迥异的程序时,就如同让一位习惯了楷书的书法家去临摹草书作品,总会感觉格格不入,别扭万分。而自己重新编写,则可以按照自己熟悉和喜欢的方式来构建程序,让整个过程更加流畅和自然。4
怕承担不必要的潜在风险
潜在风险也是一个需要考虑的因素。修改他人的程序,就如同在一个已经运行的机器上进行微调,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一系列不可预估的问题。这些问题可能潜伏在程序的某个角落,在特定条件下才会显现,如同隐藏的dingshizhadan。相比之下,自己重新编写能够从根源上把控程序的质量,降低潜在风险的发生概率,让工程师在心理上更有安全感。



联系方式

  • 电  话:18475208684
  • 经理:向小姐
  • 手  机:18475208684
  • 微  信:18475208684